第四十八章 水师较量-《天启:大明难救,续命吧》
第(1/3)页
天启二年三月二十六日,天气晴。
今天又是普通的一天,水军士兵赵大勇像往常一样站在甲板上打着瞌睡,军官原本的命令是叫他巡视海面的,但无聊的任务与繁重的劳动让他昏昏欲睡。当这膄福船开始进入河口的时候,船身剧烈的摇晃终于是让这个偷懒的家伙醒来一一以摔倒的方式。
福船是明清两代的水军主力战舰之一。长九丈(三十余米),底尖上阔,首尾高昂,能容百人,吃水约3.5米。明代装备:舰首备红夷炮1门、佛郎机6门、迅雷炮20门,各种火铳、弓弩、冷兵器若干。乘员64人,水手9人,战士55人。
驶入三岔河口的并不仅仅只有这一艘战舰,在它的身后跟着4艘小型战船一一苍山船,吃水5尺,装备佛郎机2门,全船37人,水手4人,战士33人,编三甲。第一甲佛郎机与鸟枪,第三甲旧式火器,第二甲冷兵器。
这五艘战舰两两相隔十余米,依次输入三岔河口。这200人就是大明水师此次对后金发动袭扰的部队。
明朝水师,自正统开始衰落,至嘉靖到谷底:沿海卫所士兵逃亡甚多,广州七卫缺额69.8%;舰船数量急剧减少,浙江原有战舰700艘,成化时仅存140艘;仁宣之后,远洋船队召回,大型舰只停建,岛屿基地被放弃,海防线被从远海退回海岸。明朝海军从远洋海军退化为了海上警卫队。
隆庆、万历两朝,朝廷对水军更加重视,水师力量有所恢复,在东亚、东南亚地区仍有极强的影响。西班牙神父门多萨于1585年在《中华大帝国史》中这样描述“只要中国的皇帝愿意,他们可以一夜之间征集到从大陆连接致马六甲海峡的那么多船只。”但与鼎盛时期仍相差甚远,并且质量劣于西方。
(这本书是真的,这句话也是真的,在书中对大明进行了极其强烈的赞美,尽吹嘘之能事。但这哥们从来没来过中国,鬼知道他从哪个不靠谱的传教士手里弄来的资料。)
这支200人右的大明水军小队所属的部队便是朱由校登基以后重建的。自建立以来一直录属于辽东水师,现在就停泊于旅顺口。
为了打击后金,使其疲扰。像这样的小规模的部队激烈度袭扰频率极高。自沙岭大捷后,明军颓势为之所转,士气上升,几乎每个月就会有两三次这样200人左右规模的海军小分队从各个河口进入,攻击沿岸两地的后金控制区。
碰到了十几人、几十人这样的小据点,就利用火力与兵力的优势合力把它拔掉,碰到了大规模部队,就让士兵迅速回到船上,利用机动性优势跑回海里。而后金完全没有海军,内河部队也是弱小到可以忽略,对此无可奈何,只能采用龟缩战术,减少军事据点的密度,增加其兵力规模,并将其位置从沿岸两侧向内陆转移。
这样的对策也确实有效,明朝水军近几次试探性进攻都是收效甚微,甚至无功而返,已经好久没有打一场像样的仗。
所以赵大勇并不觉得这次任务与平常有什么不同,他捂着摔疼极了的脑袋站起来,望向四周,庆幸着昨晚逛窑子时又喝大了、以至于现在还有些醉熏熏的长官并没有发现。
(不要惊讶,现在全世界的海军军纪基本上都差不多,很直白就是两个字一一烂透了。)
第(1/3)页